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电脑软件屋

分享交流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OPPO手机“充电五分钟,通话两小时”背后的秘密  

2016-09-25 10:04:41|  分类: 生活常识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说起OPPO手机,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“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”了,想着想着就让我想起来美的空调的“一晚一度电”,那么OPPO手机“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”是通过什么技术来实现的呢?
OPPO手机“充电五分钟,通话两小时”背后的秘密 - meilianyxf - 电脑工具软件屋
 

 
     “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”是OPPO手机的VOOC闪充技术。VOOC闪充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,充电30分钟可以将手机的电量从0%充到75%。
 
  提高充电速度的方法有两个大方向:一是提高电压,二是提高电流。提高电压会增大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量,加速电池老化并可能带来安全隐患,因此实际效果不佳。相比之下,提高电流则较为现实。
 
  VOOC闪充技术采用低电压高电流模式,保证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。
 
      VOOC闪充原理
 
  充电过程是从高电压的充电器,向低电压的电池输入电荷。原理上和高位的水池向低位的水池流水是同样的道理。那么如何才能让高水位水池中的水,快 速的流向低水位水池呢?解决方法有两种:1、增大孔径 2、增大压强差进而增大流速。提高电压会增大充电过程中的发热量,加速电池老化并可能带来安全隐 患,因此实际效果不佳。相比之下,提高电流则现实的多。VOOC闪充技术采用的就是低电压高电流模式,保证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。
 
  OPPO的VOOC闪充采用的是前一种解决方案,即低压快速充电技术。好处是这种解决方案不会给低水位的水池施加很大的压力,对手机充电电路的要求就不会很苛刻。
OPPO手机“充电五分钟,通话两小时”背后的秘密 - meilianyxf - 电脑工具软件屋
 

      现在我们用水槽来形象的形容一下VOOC闪充的原理:  
  如何快速地把A水池(外部电源)的水导入到B水池中(电池)?我们可以增加压力,加速A池水流到B池中(如图中1所示),但这会导致热量增大,易发生安全问题;当然,我们还可以这样,增大传输面积(即拓宽连通管道的面积)加速水流动(如图2所示),但这种简单的扩展单通道的方法将会使B池的受到的瞬间压力倍增,一样会存在安全隐患;那应该怎么做
  其实,我们可以这样,增加多条平衡管道(如图3所示),让水流可以平稳快速地流到池,而不会产生单通道的倍增压力。(OPPO的VOOC闪充就是用的这个道理,所以相对比来说是比较安全的)
  在拿VOOC闪充数据线的说说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VOOC闪充原理:
OPPO手机“充电五分钟,通话两小时”背后的秘密 - meilianyxf - 电脑工具软件屋
 

      我们不妨了解一下“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”VOOC闪充系统中两样与众不同的硬件设计——7针microUSB接口和8金属触点电池。一般来讲,常规的microUSB接口为5针,而手机电池则为4-5个触点,但OPPOFind7的却为7针、8触点,这多出来的针和触点,其实就是相当于连接A水池和B水池的通道,通过在它们之间增加平衡通过,从而达到快速将A水池的水导入到B水池的目的,这就是“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”VOOC闪充快速充电的原理!
 
OPPO手机“充电五分钟,通话两小时”背后的秘密 - meilianyxf - 电脑工具软件屋
 
      其实现在除了OPPO手机是用的快充充电器,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都是开始使用快充了,省时又方便,比如说现在的苹果电脑也是用的快充,所以现在很多充电器厂家也是研发生产快充。虽然大家都知道快充好用,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快充的原理,而实现快充这一VOOC闪充充电原理的背后是少不了一些元器件的支撑的,比如说,电阻、光耦、三极管等,自然就少不了二极管跟桥堆的作用,大家应该知道充电器拆开来就是一块块的PCB线路板,而这些元器件就是镶嵌在这个线路板上,一起为充电器正常工作起到导通作用;无论什么充电器都是把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,里面的二极管,其中4个是按照一定的电性,焊接成桥堆(如果直接买封装好了的桥堆,价格就贵了),作用是把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,还有一个是防止电流反转,保护电路.
OPPO手机“充电五分钟,通话两小时”背后的秘密 - meilianyxf - 电脑工具软件屋
 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93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